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

诺奖得主施蒂格利茨:美国应从硅谷银行倒闭中吸取教训

参考消息网3月19日报道 英国《卫报》网站3月13日刊发题为《硅谷银行的倒闭是可以预见的——它能教会我们什么?》的文章,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E·施蒂格利茨。全文摘编如下:

对硅谷银行——美国几乎一半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初创企业都依赖这家银行——的挤兑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熟悉的故事的重演,但还不止于此。这一事件再次证明美国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的不足。

就在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的消息传出前几天,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刚刚向国会保证,美国银行的财务状况良好。但是,这个时机应该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考虑到鲍威尔策划的利率大幅快速提升,可能是自40年前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加息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有人预言,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将对金融系统的某些领域带来重创。

但是,鲍威尔再次向我们保证不用担心,尽管大量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应该感到担心。鲍威尔是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监管团队中的一员,该团队致力于削弱2008年金融危机后制定的多德-弗兰克银行监管条例,以便将“规模较小”的银行从适用于规模大且系统重要性强的银行的标准中解脱出来。按照花旗银行的标准衡量,硅谷银行的规模很小。但对生计依赖于它的千百万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小银行。

银行辜负初创企业

鲍威尔说美联储一再提高利率会带来痛苦,但最巨大的痛苦将留给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比如年轻的非白人男性。他们的失业率通常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因此利率从3.6%提高到5%对他们来说将转化为15%到20%的失业率增幅。鲍威尔轻率地提出失业率上涨是必要的(谎称为了降低通胀率需要这样做),但没有呼吁向失业的人提供援助,甚至没有提及这样做的长期代价。

由于鲍威尔冷漠无情——而且完全没有必要地——鼓吹承受痛苦,我们迎来了新一批受害者,而且是美国最有活力的部门和地区将被搁置。硅谷的创业企业家往往很年轻,他们认为政府在做自己的工作,所以他们专注于创新,而不是每天检查自己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他们不会做的。

虽然新技术没有改变银行的基本面,但增加了发生银行挤兑的风险。与过去相比,提取资金要容易得多,社交媒体上推波助澜的传言可能会引发一波提款潮。报道称,硅谷银行的倒闭并不是因为导致2008年危机的那种不良借贷行为,或者表明银行在发挥它们信贷分配的核心作用时出现根本性的失败。相反,这次的原因更加平淡无奇:所有银行都在进行“期限转换”,使短期存款可用于长期投资。硅谷银行购买了长期债券,导致银行在收益率曲线发生巨大变化时面临风险。

当那些努力工作并推出人们想要的新产品的人,仅仅因为银行系统辜负了他们而遭遇失败,这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安全和健全的银行体系是现代经济的必要条件,然而美国的银行体系并没有带给人信心。

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无论人们如何看待大科技公司,创新都必须继续下去,包括在绿色技术和教育等领域的创新。更广义地说,无所作为会向公众传递一个危险的信息:确保你的钱得到保护的唯一途径就是把它放到系统重要性“大到不能倒闭”的银行里。这将导致美国金融体系出现更高的市场集中度,以及更少的创新。

在全国各地可能受影响的人度过了一个痛苦万分的周末后,政府终于采取了正确的行动——它确保所有储户都能拿到全部存款,防止可能扰乱经济的银行挤兑。同时,这些事件表明制度上存在问题。

有人会说,救助硅谷银行的储户会导致“道德风险”。这是无稽之谈。如果不对经理人进行适当的监督,银行的债券持有人和股东就仍然面临风险。普通储户不应该管控银行的风险,他们应该能够依靠我们的监管体系来确保如果一个机构自称是银行,它就有必要的资金来支付人们存到它那里的钱。

硅谷银行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银行的倒闭。它象征着监管和货币政策方面的重大失误。就像2008年危机一样,这是可以预测的,而且也被预测到了。我们希望,帮助制造了这个烂摊子的人能够发挥建设性作用,使损害降到最低,而且这次我们所有人——银行家、投资者、决策者和公众——最终都能吸取足够教训。我们需要更严格的监管,确保所有银行都安全,而且所有银行存款都有保险。而成本应该由受益最多的人承担:富裕的个人和企业,以及那些最依赖银行体系的人,这些可以根据存款、交易和其他相关指标来衡量。

自1907年的恐慌导致美联储制度建立以来,至今已有115年之久。新技术使恐慌和银行挤兑变得更加容易,但后果可能更加严重。现在是我们的政策制定和监管框架作出反应的时候了。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福建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俄罗斯国防部4月2日通报称,当天凌晨2时11分,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电网中心所属库尔斯克能源公司一个110千伏变电站发动攻击,导致变压器断电,库尔斯克州超过1200户居民停电。此外,当天凌晨3时14分,由于乌军蓄意炮击,致使库尔斯克州一条6[全文]
    2025-04-03 04:58
  • 新华社纽约3月16日电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发表文章说,各国对美国反制性关税措施将影响美近800万人就业,美国农民将受到严重冲击。文章摘要如下:当美国总统对世界各国的产品加征关税时,外国政府也予以回击。加拿大已对美国家禽养殖场和空调制造商加[全文]
    2025-03-20 02:37
  • 新华社巴黎12月17日电(记者李文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中国政策研究室主任玛吉特·莫尔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从中期来看,中国仍是全球增长最大贡献者。莫尔纳说,2024年第一季度和上半年,中国经济分别增长5.3%和5%,前[全文]
    2024-12-18 02:01
  •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路透社援引两名乌克兰政府高级官员的话证实,俄罗斯上周向第聂伯罗发射的新型“榛树”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多枚弹头,但没有爆炸物”。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该导弹携带的是假弹头,造成的损害“相当小”。另一位消息人士称:“在这种情[全文]
    2024-11-28 02:21
  •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美籍作家马意骏(Mario Cavolo)10月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数月来,来华外国游客人数显著增加,这表明中国政府对54个国家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是明智之举。过境免签政策方便外国游客文章指出,作为推进高水[全文]
    2024-10-11 02:02
  • △里卡达·朗(右)与奥米德·努里普尔(左)当地时间9月25日,德国执政联盟之一绿党联合主席里卡达·朗与奥米德·努里普尔宣布辞职。这是该党最近在德国东部三个联邦州议会选举中遭遇一系列失败后做出的决定。在9月22日德国勃兰登堡州议会选举中,绿党[全文]
    2024-09-26 02:15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福建生活网 fuj.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