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防控,任重道远。2023年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主动检测、扩大治疗、消除乙肝危害”。
沉默的乙肝
乙肝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肝炎病毒大家族有甲、乙、丙、丁、戊型五个亚型。五种病毒各有特点,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慢性肝炎最常见的两种病毒。
大多数人在感染HBV时没有任何症状,这就造成了乙肝的“隐匿性”,这些急性、慢性乙肝患者以及慢性HBV携带者,特别是无症状的携带者均为乙肝病毒的传染源。乙肝是导致肝癌的元凶。据统计,约86%的肝细胞癌都是由慢性HBV感染造成,乙肝病毒携带者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是未携带乙肝病毒人群的223倍。从乙肝急性感染发展成肝硬化再到肝癌,整个病程大致需30-50年。一旦确诊乙肝,需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
拯救肝脏:抗病毒治疗
由于慢乙肝无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因此药物安全性和疗效至关重要。20年来,肝病学家一直在对各类抗病毒药物进行评价。
恩替卡韦(ETV)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是临床已广泛应用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具有高效低耐药的特点,临床发现ETV治疗的耐药率相较TDF更高,TDF长期使用有骨毒性和肾脏毒性风险,这为抗病毒药物的长期应用带来一定的隐忧。
艾米替诺福韦片(TMF,恒沐)是翰森制药自主研发的首个中国原研口服抗乙肝病毒创新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大型Ⅲ期临床研究96周数据证明,与现有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相比,TMF表现出相当的病毒学抑制率和更高的ALT复常率。恒沐在保障了良好的抗乙肝病毒疗效同时,显现了更优越的骨、肾安全性,为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用药提供了优良选择。
2023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发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恒沐凭借优异疗效和安全性获得慢乙肝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推荐,体现了肝脏病学术界对恒沐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一致认可。相信恒沐将在降低肝病进展、降低肝癌发生率、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慢性乙肝虽然很难治愈,但通过应治尽治、不断优化治疗、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我国有望实现世卫组织制定的“2030年消除乙肝”的目标。为了没有乙肝的未来,健康中国,正在行动!(朱文)